看到這篇,也很想對自己說!「卡洛琳!我們再試一次!」

SONY
,我們再試一次
!   by 褚士瑩  原文位置


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到了三十歲以後,就忽然變成了SONY,並不是為了客觀上成就不高而苦惱,而是為了不如自己的期望而懊惱。

我還記得剛開始有能力掙錢,打算存錢買第一台隨身聽的時候,心裡知道只要哪天能力許可,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SONY,八零年代隨時打開電視,只要看到SONY各種產品的廣告,最後的結束一定是:It's a SONY』,也就是說,不管是賣什麼,只要是SONY,一定就比較貴,但是一定比較好,彷彿這是個讓人安心的記號,雖然比其他品牌同樣的產品多付一點,也沒有關係,這種所謂的『SONY Premium』現象,目前在很多非洲或大洋洲中低度開發國家的家電舊貨市場,還是如此,但是在其他成熟的新品市場,SONY再也不比其他品牌貴了,因為以平面電視來說,買Bravia或是Philips再也沒有什麼心理上的區別,也就是說,SONY 曾經擁有的『Premium』高價優勢,已經因為這個品牌過度擴張而消失,在日本,買SONY的家電以外,還有SONY人壽保險,SONY化妝品,再也不是過去的家電廠商。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每天晚上睡覺前,想要用SONY乳液擦臉,或是把SONY面膜敷在臉上呢? 別人我不敢說,但是我確定自己是不會這麼瘋狂的。這是為什麼當我聽說SONY在這幾年營運成績不佳,痛定思痛決定把業務規模縮減,變成原先的家電一流品牌時,心裡竟然有點見到浪子回頭泫然欲泣的莫名感動。


所謂SONY營運成績不佳,並不是實際上有什麼虧損,實際上SONY還是很賺錢的,Sony Ericsson手機,Sony Vaio電腦,Cybershot數位相機,也仍是我饞涎榜上永遠的第一名,只是落入跟菲利浦競爭電視市場,跟Samsung競爭手機,跟Dell競爭電腦,甚至跟妮維亞競爭lotion,顯得有些狼狽罷了,這種感覺竟然跟長大有點像。書唸得比你少的人,如今掙的錢比你多;外表不如你的,偏偏跟名模出雙入對;在學校成績明明比你差,卻在英國三年就唸完碩士加博士;就連明明不認識的街坊鄰居,不是常常中彩券運氣超好,再不然就是比你孝順,比來比去,自己這塊SONY的招牌,硬生生輸給十圓特價商店或是屈臣式。


我有個中學時代的律師朋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前幾天,才剛拿到紐約世貿中心的出入証,正準備在那裡大大發揮,結果沒想到發生這樣大的悲劇,震撼之餘帶著對人生態度的大轉變回到台灣,糊裡糊塗轉行開了家有機食品店,結果相當成功,對自己恢復了自信心後,立刻連著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結果第一家賺的錢,幾乎通通都用來補貼賠錢的新店頭,第二家店開在車水馬龍的鬧區路上,第三家開在新開幕的大型購物中心裡面,怎麼說都比窩在住宅區的巷子裡的第一家店佔有天時地利人和,想破腦袋都想不出哪裡做錯,越是不甘心,就越不能收手。


如果這位朋友問我的意見,我可能會告訴他,因為他忘了慢慢來。一夕成名的暢銷作家,忘記想做好的事情要慢慢來,結果第二本書往往很難看;好不容易熬出頭的創作歌手,第二張專輯往往變得既難聽又了無新意;或者突然得國際影展大獎的電影導演,忘記這時候才是最需要慢下來的時候,下一部大卡司大製作的卻是大濫片。


因為忘記慢慢來,甚至草率地生下老二,卻怎麼教就是不如老大。


很多人以為一開始做對了,就要打鐵趁熱,這俗諺用在鐵匠打鐵上可能沒錯,但是用在人生,往往卻以情境鬧劇潦潦收場,如果有一點點小成功的時候,千萬別急,慢慢來,做對了為止,不然的話,我們最後都會變成狗急跳牆賣起潤膚乳液的SONY


我認識有對夫婦,老公是義大利人,老婆是留學英國的華人,他們從紅酒熱之前就很專心地在台北從事義大利酒的進口,也因此在大安路開了家義大利餐館叫做洋緹,獲得很好的口碑,一舉從很侷促的小店面,搬到了對面的大店面,同時也趁著大陸熱,想要渡海到上海去開分店,轟轟烈烈幹上一場,過了兩年後,我在店裡巧遇夫婦主人,問他們上海的計畫怎麼樣了,說想了很久決定打消主意,怎麼會呢? 我有點意外地問,他們卻只是聳聳肩
:

『為什麼要把這幾年辛苦慢慢一點一點賺的錢,一下子賠在急著成功的野心上呢?


真希望SONY的老闆,或是我那律師同學,能夠早幾年聽到這段話,我也希望自己如果覺得這輩子做對了什麼決定,或是努力終於有了點小小的成果,一定先別急著複製成功,或期待打鐵趁熱會有加倍的成果,只要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姿色平凡,等待多年才終於一片成名的創作歌手,再想想怎麼樣才會做出下一張好作品,讓自己歸零,慢慢來,保持笑容,大抵會有好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06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