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賽伯格之戀,現有變形金剛,怎麼有這麼多機器人啊?他們有什麼差別呢? 開眼電影e週報就有篇很有趣的介紹喔!與大家分享。 原文位置


e週報
vol.117
「賽柏格」是機器還是人?機器人種大百科
作者:firewalker

你可知道機器人到底是機器還是人?當一個人類發生意外或有缺陷,必需用人工製造的物件與他結合,讓他能繼續當個「完人」時,就稱為Cyborg,而Android其實是百分百的機器人,但在設計上是「擬人化」的,最後是其他形狀其他用途的純機器人,都可以稱為Robot…

看過這麼多有機器人的電影,你可知道機器人到底是機器還是人?

根據「機器」和「人」的混合比例不同,「機器人」其實在英文中可以分成很多的等級,主要有三種:

  • Cyborg:人類與電子產品的直接整合
  • Android:真皮材質的電子產品
  • Robot:純電子產品

    Cyborg (編按:《賽柏格之戀》的「賽柏格」即是Cyborg的音譯)

    當一個人類發生意外或有缺陷,必需用人工製造的物件與他結合,讓他能繼續當個「完人」時,就稱為Cyborg。當然,不是任何人工物件整合都算Cyborg,否則裝個人工肛門就叫Cyborg了不是嗎?基本定義中很重要的是,要安裝的是電子物件,且與人的神經系統相連結。

    最標準的代表作,就是《機器戰警》,主角本來是個警察,發生意外之後,只有腦被保留下來,裝上了全套的機械身體,好處,除了打擊犯罪更有力之外,這輩子再也不用傷腦筋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出門。 《魔鬼命令》也是Cyborg,這些肌肉戰士們是在越戰犧牲的士兵,再被改造成所謂的Uni-Sol,拍片很省機器人成本的一點,就是直接用真人下去演即可,反正改造了什麼地方也不正我們看得出來的。 Cyborg通常要面對,曾是人類的他們,與「異物」結合之後,與自己和社會產生的衝突。《魔鬼命令》的尚克勞范達美,就被生前記憶所苦,也因此讓他與其他的Uni-Sols有與眾不同的人性。

    Android

    Android其實是百分百的機器人,但在設計上是「擬人化」的,不光是造形,也包括行為。各家功力不同,做出的真實度就不同,《A.I. 人工智慧》中的小海利裘奧斯蒙就是一個比人類還人類的小Android。《變人》中的羅賓威廉斯則能讓觀眾一眼就認出他的「非人哉」。

    表皮並不是絕對必要的,現在連音樂播放程式都可以換「skin」,機器人何必局限一定要用人類皮草?只要是人形就可以了,關鍵性的要素是行為和思想。《機械公敵》的Sonny、《星際大戰》的3PO,都是傳統金屬殼基本款,有不少Android討厭被稱為Robot,因為他們有意識能夠對自己的存在有所理解。Android比較容易發生悲情的故事,因為他們總是被「知道自己不是人」這個觀念所苦,且他們似乎能夠從人類中學到「愛」,甚至對人類特有的一些行為/特質產生羨慕。《變人》中的羅賓威廉斯想要有老化死亡的能力。《A.I. 人工智慧》中的小海利,需要的就是母愛這麼平凡卻無法得到的東西。許多電影中的Android,還能展現出比人類更偉大的情操。

    Robot

    其他形狀其他用途的純機器人,就可以稱為Robot了。在動作片中,Robot最大的用途就是當作攻擊武器,比如說《駭客任務3》的電子烏賊、《飆風戰警》的巨形蜘蛛,或是《超時空戰警》中的殺人機器人。和善的Robot也不少,只是通常都不起眼,可能是在科幻片中串場出現的清掃機器人、工作機器人等等,想看機器人展的話,《機器人歷險記》就是最好的示範帶,完全機器化的世界,所有的設備都為機器人量身打造,就連廁所也不是用♂♀標誌,而是「插頭」和「插座」呢!

    機器人的種類太多,根據不同的設計目的、方式、特色,出來的產物千變萬化,能拍出的電影當然也就千變萬化,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機器人電影還能不斷推陳出新的一個原因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06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