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世俗說法(其實也是天主教說法),上星期六(4/22)下午,我是去參加了一場「婚禮」,一場在教堂舉行、賓客數百人的盛大婚禮,草坪上還架了十部電視,為擠不進教堂的親友做現場立即轉播。
只不過,「新娘」是一位修女,她的「淨配」是天主基督。
按天主教的說法(其實也是世俗說法),這叫「誓發終身聖願彌撒及授紗典禮」。這一天,有位修女要在眾親朋教友的見證下,正式加入「加爾默羅聖衣會隱修院」,成為終身與世隔絕的隱修女。
修行方式一直維持古老的傳統
很多人聽說過,天主教自古以來就有一支採取完全遁世隱居的修會,但不知道台灣也有隱修院,主院在新竹芎林,分院在台北深坑,總計隱修女約五十名左右。
這支修會名為「加爾默羅聖衣會」。加爾默羅是以色列的一座高山(Mount Carmel),在聖經上一直被稱作上主降福之所,也是先知時代苦修祈禱之地。先知厄里亞就曾長居此地,因此又名「厄里亞山」,據說他曾在這山上與四百五十個假先知對質辯論。耶穌降生後,先知的弟子們散至各地成立加爾默羅隱修院,修行方式一直維持古老的傳統:靜默、祈禱、隱居和勞動工作。該會自十字軍東征後,吸引一批熱心的軍人加入,才有了具體文獻,一二一○年開始有正式會規。
「聖衣」是什麼呢?該會相信,西元一二五一年七月十六日,英國隱修院院長聖西滿思鐸神父和各會士因日夕熱切祈禱,獲見「聖母顯靈」,頒授棕色聖衣(連身長背心),並許諾:「凡佩戴而孝愛聖母的人,能得到善終,死後在煉獄,聖母也要迅速救他升天堂」。以後該會便稱聖衣會。此聖母顯靈日,便成該會每年的重要慶祝紀念日。
聖衣會的信徒在望彌撒時,會在白袍禮服外,再罩一件棕色背心長袍,平日也會佩戴「聖衣項鍊」──台灣以棉線製作,兩端各繫一片塑膠材質的棕色方形墜子,掛起來正好一片在前胸,一片在後背,象徵穿著聖衣,能得聖母隨身守護,阻隔邪魔。(意思跟台灣民間信仰的戴「香火」、平安符差不多。)
授受物品全靠一個木製半圓型轉箱
聖衣會男女修會各自分開獨立。目前全球七十六個國家有男隱修會,神父近三千名;九十六個國家有女隱修會,隱修院八百七十座,隱修女約一萬三千名。聖衣會的神父可與外界接觸、傳福音,修女則一入會後,除重大疾病不得不外出就醫等等特殊狀況外,完全禁足,也不與外界直接見面接觸,終身老死於隱修院內。
如何能「不與外界直接見面接觸」呢?我曾拜訪過深坑隱修院,也曾在芎林隱修院客房小住,看到修女們授受物品全靠一個木製半圓型轉箱,也就是說,把物品放在箱內轉進去、或轉出來,彼此可簡單對話,但不打照面。修女在假日望彌撒後,也會輪流聆聽教友的傾訴,但一樣隔著柵欄簾幕,偶而她們會開放見面會客,但會客室仍然以密格柵欄分開兩邊。按一般印象,最白最簡單的說法可能就是「跟監獄一樣」。
民國三十八年,共產黨進佔揚州,逮捕了一批神父,把他們關進監獄,這座監獄到現在還是揚州市監獄,只是大陸人可能不知道,那正是美籍聖衣會神父們自己費心建造的揚州隱修院,牆高二十呎,本意就在遺世獨立。
靈山天籟般的歌聲簡直能淨化空氣
然而,遺世獨立的隱修女,並不是一般人想當然耳那樣肅穆冷淡、遙不可及。我曾參加隱修女們的「散心時間」,修女們不管是七八十歲還是二十七八歲的,看起來都像小女孩一樣轉著清亮的眼睛,愛玩又愛笑。她們吱吱喳喳問我好多問題,非常自在,也非常幽默。那情況讓我不禁記起小時候學校遠足到關子嶺、一群同學坐在大樹下吃午餐的美好光景。
所謂「散心時間」指的是,她們平時完全禁語、勞作自修,到晚餐後才有大約半小時共聚一堂,各自談談生活、讀經的心得或疑問,或聆聽院長姆姆的訓勉。但她們邊坐著聊天,還得兜個小籃小盒做小手工藝,或縫補或編織、刺繡,總是不可無事閒坐。這可是幾百年留下來的隱修院傳統之一。那畫面真像老油畫裡的歐洲農婦生活隨筆。
此外,我對她們靈山天籟般的四部合音印象深刻,那歌聲簡直能淨化空氣。她們唱的很多是古拉丁文聖歌,沒有任何伴奏,只是虔誠的吟唱。我後來知道她們裡面有學經歷俱佳的音樂家,那些聖歌可是經過用心編曲的!天主教好像對吟唱特別注重,常說要以歌聲獻給天主,或以歌聲祈禱祝福,望彌撒時,有些經文都不是用唸的,而是主祭者與信眾交互吟誦,來回烘托出一種天界對話的氣氛。
她們的祈禱特別靈驗
隱修會清規嚴峻,隱修女的生活極其單純,因此天主教徒認為她們的祈禱特別靈驗,不只一般信徒常把煩惱的事寫在紙條上,用轉箱轉給修女,要求她們「代禱」,連神父或主教遇到難以決定取捨的事,也會專程來請求代禱祝福。
就跟比丘尼削髮出家、親友總會百般不捨一樣,幾乎每位隱修女進修院時,都各有難關要突破。那天典禮上,我就看到教堂裡不少人低頭拭淚(也或許只是感動而已)。這位修女是位留美碩士,個性活潑外向,在她原來上教堂的教區裡,就一直是很有人緣及領導力的要角,入隱修會這件事讓她媽媽非常不能接受,經過長時間溝通,才終於圓滿心願。
隱修院從不輕率收隱修女,通過層層審核以後,還得經過幾年實習觀察、反覆確定,修院才會為她舉辦正式的發願、授紗典禮。授紗前,實習修女披的是白頭紗,授紗後才披正式的黑色頭紗。
一場莊嚴的美的典禮
典禮上,司儀宣召:永生天主之子的伯多祿(該修女教名)修女。
修女:主,祢召叫了我,請看,我已來到。
主祭:親愛的修女,妳向天主和聖教會求什麼?
修女:我請求天主的仁慈、修會的神貧,及在芎林加爾默羅山榮福童真瑪利亞赤足隱修院內,度朝夕共處的團體生活。
接著主祭提出:「妳已決心誓發隆重聖願,更密切地與天主結合嗎?」、「妳已決心仰賴天主的助祐,接受主耶穌和童真聖母所選擇的貞傑、服從、神貧的生活,且永遠恆心嗎?」-------等五個問題再次考察確認,修女都答:「我已決心」。最後主祭才說:「願天主在妳身上開始的工作,在耶穌基督來臨的日子前,達到圓滿成全。」
然後主祭引領眾人開始一長串隱修會諸聖(如聖本篤、聖方濟、聖里修小德蘭-----)禱文的吟唱,最後修女跪在院長姆姆前讀發願詞:
「我,永生天主之子的伯多祿修女,誓發隆重聖願,遵照赤足加爾默羅會原初會規與會憲,向天主,向加爾默羅山榮福童真瑪利亞,也向您,可敬的院長姆姆,及您的繼任者,誓許服從、貞潔和神貧,至死不渝。」
接下來是降福禮、授紗禮、聖祭禮-----,還有獻詩獻唱,總共近三小時,才終於禮成,主祭祝願天主讓伯多祿修女成為「祂深愛世人的標記」。
禱文美、歌聲美,這真是一場莊嚴的美的典禮!
哪裡是世俗?哪裡是天主的國度?
禮成後,來賓列隊進小會客室,伯多祿修女隔著柵欄與親友一一握手致謝。我在一旁看她專注、熱情地招呼每個人,滿面爽朗燦爛的笑。有位先生依序來到修女前面,突然掩面哭泣,只遞給她一個紅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喔!舅舅別這樣!來來來!」她跟著蹙起眉頭,一手摟著舅舅的肩,一手托著舅舅的臉表示安慰。因時間有限,維持秩序的司儀旋即要舅舅移步,換下一位上前,修女一見到她同學帶著孩子來,又立刻蹲下來逗孩子玩,剛才面對舅舅的氣氛一絲不留。就這樣,將近一小時的會客時間絕無冷場,修女也沒半點應付式的倦容,我自嘆弗如!
那天離開隱修院,我開車上鄰近的飛鳳山轉轉。山頭上油桐花一片白茫茫,隨風四散;山腳下新竹大城小鎮一片灰濛濛,像另一個世界。哪裡是世俗?哪裡是天主的國度呢?
遠望夕照染紅西天時,我忽然憶起,上回離開隱修院後,和文化圈一位長輩小聚,我陶醉地描述隱修院見聞、讚嘆隱修院內的修行真不容易,他聽完只點點頭微笑說:「呵呵,隱修院外的修行更不容易!」哪天再會,聊起今日典禮,要是我說隱修女能這般捨離、放下,真令人羨慕,不知他又會對我這紅塵女說些什麼?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xletter/archive/2006/04/28/55516.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