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網站上的四旬期介紹,文章引用自此

悔改皈依的四旬期


  禮儀年有兩大週期:紀念基督「降生奧蹟」的「聖誕週期」,和「逾越奧蹟」的「復活週期」。此外,則是常年期。

  而確立禮儀年的兩個基準點就是:聖誕節和復活節。前者每年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後者則是春分後第一個滿月之後的主日。復活週期包括禮儀年的高峰逾越節三日慶典,及在此之前的四旬期,和之後的復活期。

  四旬期由聖灰禮儀開始,直到「主的晚餐」慶典之前為止,約四十天,包括六個主日。

  在四旬期,整個教會陪伴候洗者做洗禮前最後階段的準備;也以紀念自己的洗禮和悔罪皈依,來準備慶祝逾越奧跡。

  逾越節三日慶典,包括主的晚餐、救主基督苦難紀念,及基督復活慶典的夜間禮儀。天主子民跟隨慶節的精神,一同參與基督的苦難、死亡與復活

  由復活週期使用的讀經和禮儀經文,也可以窺見在不同的日期、階段、禮儀主題中,雖有不同的表達,但都透顯出人們對尋求生命歸宿以及對跟隨升天的基督回歸天鄉,享受復活的光榮的渴盼。

  今年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是四旬期的開始,讓我們再一次體認四旬期的精神,以妥善準備自己,並幫助即將在今年復活夜領洗的候洗者,迎接耶穌基督受難、死亡、復活的踰越奧蹟!

四旬期的起源

  宗徒時代,基督徒的唯一慶節是主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每年的踰越節及每個主日,之後隨著時代與教會的發展所加入的慶節,都是指向這「獨一無二」的踰越節奧蹟。

  第二世紀,每年踰越節慶祝主死而復活的時候,同時舉行慕道者的入門聖事(洗禮、聖體),因為入門聖事就是踰越奧蹟的實現:人領受入門聖事就是與基督一起死亡,並與基督一同復活(羅6:3-14)。所以,當我們準備踰越節的時候,也同時準備入門聖事。在第一世紀末,教會已用齋戒的方式來準備洗禮,而齋戒的人不只是受洗者,也包括施洗者及其他的教友們。第二世紀,不同地方的教會,也以一天、兩天或四十小時的齋戒來準備踰越節。以上我們可以從敘利亞傳統的《十二宗徒訓誨錄》、及羅馬教會傳統的聖猶斯定《第一護教書》中得到佐證資料。

  第三世紀初,羅馬教會已於踰越節前一週,加緊以祈禱、覆手、驅魔等為候洗者做準備,並要求候洗者於星期五、六守齋,守夜直到雞鳴時接受入門聖事。第三世紀末,北非及北敘利亞教會把齋期延長為一週。不久羅馬教會可能也把齋期跟著延伸為一週的來準備踰越節。

  第四世紀初,羅馬教會可能已將一週的準備期增加為四週,而以整數稱之為「三旬期」。候洗者的考核禮分布於這期間,可見直到此時期,踰越節的準備,基本上是慕道性的:為候洗者,加緊皈依及靈修的操練;為已受過洗的基督徒,是不斷地再慕道、再皈依的時期。正如聖猶斯定所強調:我們要和候洗者一起祈禱守齋,好在踰越節,候洗者獲得踰越重生,我們也再獲重生的效果。
  另一方面,四世紀初,東方教會首先採用了四旬期(Quadragesima四十天)的齋期來準備踰越節,並把這時期比作梅瑟在西乃山、厄里亞往曷勒布山和耶穌在曠野的時期。並且為這個時期的慕道性加上了齋戒抗誘的涵意。此外,背離信仰的基督徒被要求在踰越節前的四旬期來仿效耶穌在曠野以齋戒來抗拒魔誘,努力祈禱、力行愛德、補贖罪過,是因為他們被視為特別需要再慕道、再皈依的人。到此,四旬期遂包括了悔罪者作補贖、齋戒和抗拒誘惑的角度。

  第四世紀末期,始自東方的四旬期漸漸進入了西方教會,亦在這個時候,羅馬教會也採用了以四旬期來準備踰越節。當時的四旬期是包含著慕道(為候洗者準備洗禮)和悔罪抗誘(為公開的悔罪者準備修好聖事)的基本要素。
  五至六世紀,是四旬期的內容發展得最為齊備的時候。

「四旬期精神」的衰落

  受到中古世紀黑暗期的衝擊,四旬期的原本精神逐漸淹沒。羅馬禮在第五世紀末,在四旬期的第一週的星期三、五、六加上了「四季齋期」,故取消了四旬期第二主日原有的彌撒及候洗者的考核禮,原先每主日的讀經也為之搬動,候洗者考核禮則延至三、四、五主日舉行。

  六世紀開始,因為成人入教已經減少了,故成人慕道程序已漸漸式微,繼之而起的是嬰孩洗禮。第六世紀中葉,一般都是嬰孩領洗,將全部嬰兒洗禮的禮儀改在平日舉行。第六世紀下半葉,為使受洗嬰兒的父母多受輔導,故把嬰兒候洗者的禮儀增加至七次,可惜嬰兒洗禮也只是平日半私人性的舉行。之後的發展更是越來越糟,嬰兒洗禮越來越提早、頻繁密集且隨時隨地舉行。發展至此,昔日以入門聖事為首要主題來準備踰越節的四旬期精神已蕩然無存了。

  自九世紀之後,洗禮已漸漸離開了踰越節,且出現了新的形式,就是一次將昔日原是成人慕道過程的收錄禮、考核驅魔禮、授經禮等一併跟洗禮施行於嬰孩身上。往日的慕道過程及其禮儀已全部崩潰,而四旬期已不再是為準備入門聖事。本來與洗禮有關的主日讀經已全部解體,四旬期的慕道性已徹底消失。

  同時,齋戒的觀念也漸漸地離開了本來的意義。昔日四旬期是使人皈依上主的準備期,齋戒只是一種抗誘、慕道的方法。但自五世紀,齋戒漸漸地被視為一種德行及目的,並追求字面上四十天的齋期,把四旬期的開始提前到首主日前的星期三。

  到此,四旬期是慕道者及教友準備迎接踰越節、與基督耶穌同死同生的精神均不在了。這樣的影響一直延續到廿世紀的梵二大公會議之後,才出現「四旬期精神」的復興。

「四旬期精神」的復興

  歷經滄桑之後,四旬期變得面目全非,直到梵二大公會議才議決,要重新「顯示四旬期的雙重內容,就是藉著紀念和準備洗禮,並藉著補贖(paenitentiam),讓信友更熱切地聽取天主聖言,並誠懇地祈禱,以準備慶祝踰越奧蹟」(禮儀憲章109)。非常清楚地,今日教會要求恢復四旬期的本來面目。

  首先,四旬期的目的是為準備在踰越節慶祝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踰越奧蹟,因此,這時期的禮儀基本目的是:

1. 為將於復活夜受洗的候洗者做最後階段的準備。
2. 為接受過洗禮的基督徒,是陪伴候洗者做準備,並藉此紀念自己的洗禮,準 備自己的再皈依。

  為達到與主同死同生的洗禮目的,我們在四旬期作妥善的準備,藉著悔改補贖(實行和好聖事、齋戒抗誘、行愛德等等),以獲得真正皈依的效果;歸根究底就是以天主聖言為生活的基礎,在祈禱的動力之中,不斷死於罪惡,而具體地活於基督。換言之,四旬期是整個教會,包括候洗者和教友在踰越節前的慕道期,為使我們再一次在基督內踰越。

  一九七○年出版的《羅馬彌撒經書》、一九七二年出版的《成人入門聖事禮典》等禮書,均對於「四旬期」禮儀做了許多的修正,復興四旬期的原有精神,還以其原來的面目。四旬期是整個教會的慕道皈依期,期盼藉著四旬期的禮儀,上主以祂的聖言親臨於我們當中,邀請我們洗心革面,好迎接踰越節的奧蹟,並使我們奉行祈禱及仁愛的工作,參與重生的聖事,而到達天主子女的恩寵境界。


認識「聖灰禮儀」

  四旬期在中古世紀,已經喪失了原有的慕道性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以強調熱心神功,以齋戒、刻苦為目的的精神。在七世紀左右,按當時的習慣,悔罪者為表示懺悔補贖便在頭上撒上灰土;可是只是為公開悔罪者(犯了公開罪過者)而設,而不是為所有教友的。後來,公開悔罪的傳統漸漸為私下告解的方式所取代,且公開悔罪的方式漸漸亦不限於犯了公開嚴重過犯者,而變成一種謙遜、做補贖的神修方式,和個人德行的表現。

  更甚的是一○九一年,教宗烏爾班二世(Blessed Urban II)把原本只是為收錄公開悔罪者的「撒灰禮」推廣到為全體教友舉行,於是人人都於四旬期首主日前星期三撒上灰土如同公開悔罪者,這就是聖灰禮儀星期三的由來。原本是和好聖事過程一部份的悔罪者收錄禮和聖週四的公開寬免悔罪者(和好聖事),已失去原本的內容和意義,變為一種神修方式或熱心神功。

  所以,梵二之前的碧岳五世的彌撒經書所載四旬期的禮儀經文,都只是祈求藉齋戒、補贖而免除罪罰和獲得永福而已。同時,一六七○年的中文《彌撒經典》也把這時期稱作「封齋期」,顧名思義,反映了當時對四旬期的誤解,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梵二之後;又因為四旬期常與中國新年同期,而在十七世紀中葉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就為「是否應要求中國教友在新年也守齋」的問題發生了的爭論。

  梵二以後,一九七○年出版的《羅馬彌撒經書》已糾正了四旬期的禮儀,使其反映出四旬期的基本意義,當然也包括「聖灰禮儀星期三」的禮儀。因在歐洲及其他一些地區聖灰禮的實行已經根深柢固,積習難返不能取消,所以《羅馬彌撒經書》改寫了原本「祝福灰燼」的禱文,使其反映出準備踰越節的意義。同時授予聖灰也加上符合四旬期慕道性新的經文:「你要悔改,信從福音」(谷1:15),而傳統那句經文:「人啊!你要記住,你原是塵土,將來還要歸於塵土。」改為次選的。如此,讓聖灰禮儀的經文也將四旬期慕道、悔改、準備與基督一起踰越的精神展現出來。

參考書目及相關文獻、書籍


‧ 《梵二大公會議文獻》,〈禮儀憲章〉No.109-110。
‧ 《天主教教理》,卷二,第二部分,第一章「入門聖事」。
‧ Megan Mckenna著,若望譯,《日日新──四旬期讀經默想─主日》,台北:光啟,1992。
‧ Megan Mckenna著,若望譯,《日日新──四旬期讀經默想─平日》,台北:光啟,1992。
‧ 趙一舟,《我們的慶節》,台北:見證月刊,1992,149-157。
‧ 趙一舟,《我們的聖事》,台北:見證月刊,1983,27-76。
‧ 羅國輝,《踰越》,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88,3-22。
‧羅國輝,《禮者,履也》,台北:光啟,1991,41-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06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